|
一年级时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这学期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半,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和习惯。但是时间又是很抽象的,认识时间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在认识几时几分的学习中,学生极易将10:50当成11:50。学生的错误引发了我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时间呢?
1.从学生的经验出发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学生对半时已经有了充分的生活经验。可以出示半时,如8:30,“这个时刻是同学们认为的8时半吗?说说你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情,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
2.动态教学 深层感知
我认为钟表上时针和分针顺时针的走向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钟面上有什么是学生对钟表的显性认知,而时针、分针的走向是认识钟表的深层理解。可以通过学生操作,使学生形成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的表象,然后通过观察交流,深润感受为什么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
3.以疑促思,启迪智慧
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性的疑问,不仅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更有效提升数学素养。所以我是认为设置一些具有思考的问题也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关键。在课前让学生只关注时针,问:“没有分针,你还认识这个时刻吗?”唤起学生对整时特点的认知,然后只留下分针,时针不见了,猜时针的位置。让学生在思考中对时针和分针的走向有更深入的思考。
4.以情蕴学,润泽生命
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时多元和立体的,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所以在巩固练习时,我创设了环卫工人、快递分拣员、外卖小哥和交警辛勤工作的场景,在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时,唤起学生对辛勤工作者的敬意,也唤起学生的仁爱之心。不仅要尊重劳动者的付出,同时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有意义。
数学课堂呼唤我们的教学有情有智,培养完整大写的“人”,就要改变“知识至上”的现状,以情蕴学,润泽生命,构建情智共生的温暖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