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时代广场的蟋蟀》教学过程及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12-19 11:18
标题:
《时代广场的蟋蟀》教学过程及反思
现在有很多名师都在研究阅读课,但到了具体的课堂教授还是有些迷糊。今天第一次进行阅读公开课授课,把自己课后重新梳理的教学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备用。也进行简单的教学反思。
一、导入
用柴斯特演奏的《重归苏莲托》作为导入,这首曲子的演奏转变了玛丽欧妈妈对于柴斯特的看法。
二、回顾
分为两块:回顾故事大概内容和人物。学生没有按照预期把故事概括完整,而是概括了前半部分:柴斯特是如何到达纽约时代广场。根据情况具体进行教学转变,进而分析概括出书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三、感悟
问题:柴斯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音乐天赋和友情。从问题进入,从“音乐天赋”相关描写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文字美。期间指导学生朗读。(课罢,王老师提出学生唱读问题较重,以后课堂要着重指导)从“友情”相关描写,进一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期间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本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说一说生活中让自己同样感受到友情温暖的场景、事情或瞬间。
四、代入
最终柴斯特决定离开纽约,回到故乡,在车站与朋友依依惜别,学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结合生活中“与朋友惜别”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这几位伙伴在道别时会说些什么?
五、续编
本学期有童话故事续编单元,借此,让学生进行故事续编:蟋蟀柴斯特放弃了在时代广场声名显赫的生活,回到了郊外的草原......总结过后,推荐《时代广场的蟋蟀》姊妹篇书目《塔克的郊外》。
教学反思:
授课进行到模块三“音乐天赋”结束。本次阅读课授课存在问题一:内容量较大,授课过程部分环节较繁琐,一课时没有完成授课。问题二:在故事回顾中教师语言提示不到位,导致学生故事回顾不完整。问题三:朗读指导缺乏方法,耗时长,没什么效果,接下来需要着力解决。
授课对象:17级三五班学生
授课时间:2019年12月17日
授课背景:三上部编版教材有专门的故事续编单元,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中要求学生发现身边让人感觉温暖的“小事”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