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观摩课《共筑生命家园》说课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12-1 16:38
标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观摩课《共筑生命家园》说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措施;知道绿色发展的意义,理解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法律与秩序”部分:“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学生在前面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及现状,认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知道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框重点探索解决途径,落实“怎么做”这一内容,本框题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有所体验,对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所了解。但总体来说,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认识深度不够,具有一定片面性;对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内涵了解不够全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理解不深;生活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内心逐渐形成,学生对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事件或行为也有所耳闻,自身也能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生态意识淡薄的行为。

  四、教学设计过程

  通过活动及资料展示,在思想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在理论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知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观点;在行动方面,引导学生将我们对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追求化为守望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本节课设计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各有两部分内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包括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导入环节

  通过视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对于自然的索取及破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回忆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顺利地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探求解决之道。

  环节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通过“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已有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及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联系的观点以及不同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本课主题。

  (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通过图片直观呈现人类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这一环节呼应导入环节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寻维持平衡的方法和标准,为学习下一环节进行铺垫。

  (2)和谐共生要遵循自然规律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通过学生朗读及分享感悟,引导学生站在更高更广的角度即人类及地球的角度来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及大局观。

  环节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行性

  通过活动进行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会彼此发生思维的碰撞,相互反驳及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及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易于掌握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内涵。

  环节一: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播放《美丽中国说》这一视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前一部分所学知识,又对后面所讲绿色发展道路有所提示,此视频贯穿后面内容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熟悉背景材料,有利于后续环节的开展。

  环节一: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播放《美丽中国说》这一视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前一部分所学知识,又对后面所讲绿色发展道路有所提示,此视频贯穿后面内容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熟悉背景材料,有利于后续环节的开展。

  环节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

  通过视频及材料,完整呈现出余村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及其优劣之处。学生在探究分享过程中,学会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比较两者的不同,从而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思考,自行内化知识,得出结论。通过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绿色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深化对绿色发展道路的认识和理解,将抽象宏观的问题趣味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

  再次结合视频,深入剖析塞罕坝事迹,并通过系列图片展示各种创新和探索。这一部分作为本单元的结束环节,结合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整体、联系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联系自身谈谈自己身体力行的方法,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再次结合视频,深入剖析塞罕坝事迹,并通过系列图片展示各种创新和探索。这一部分作为本单元的结束环节,可结合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整体、联系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联系自身谈谈自己身体力行的方法,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通过课堂小结,结合板书,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难点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五、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运用了丰富的材料,比如图片和视频,这些材料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图表的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自主讨论、选择进行探究,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分享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学生自主生成观点认识;再次,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剖析,增强学生思维锻炼的力度,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