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音乐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11-27 18:24
标题: 小学音乐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反思
上星期去参加了金水区音乐学科新教师“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三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让我沉浸在其中,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感慨颇多。三位老师讲了二年级上册《乃呦乃》这一课,这是一首土家族民歌,歌曲短小曲风活泼,歌曲由1、3、5三个音组成,构成了不同的旋律组成了这首歌曲。

  令我印象最深刻吴老师的课和杜老师的课,吴老师用土家族经典的摆手舞导入本首歌曲,让学生从始至终的在她所营造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并且用了四条旋律的听辨方式进行教学,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中是非常少见的,吴老师的大胆引用其实是在课堂中无形的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练习。吴老师还引用了山顶、山中、山底的方式来让学生建立“1、3、5”三个音的音高概念,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带入到情境当中,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杜老师的课堂更是精彩纷呈,利用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的方式来学习摆手舞,这个想法非常的巧妙,并且在课堂当中加入了钢片琴的演奏,给这节课增添了许多色彩,最大的亮点是在课堂的编创环节,让学生用“1、3、5”三个音来编创旋律,每一小组编创一条旋律结合成了一首新的歌曲,让学生享受创作歌曲的乐趣,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音乐体验,让坐在台下的我也按捺不住的想和学生一起创作。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11-27 18:24
活动结束后教育研发中心的暴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暴钰老师提出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就是要研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培养对音乐的感知,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一节课一首歌要完整的去呈现不要拆的支离破碎,在音乐课堂上一定注意培养学生对音高的感知。低年级的歌曲比较简单,在上课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去表现,例如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强弱去表现歌曲来增加音乐的色彩。

  在课堂中语言也特别的重要,老师的提问和评价要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一定要有课堂上的留白,课程进度不要过于紧张,讲课的速度可以快也可以慢。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前我惯有的思维,以前我认为低年级的音乐课只是单纯的教唱,其实还可以在教唱过程中穿插许多新的知识,例如二声部的演唱和旋律的编创,我会把我学到的这些知识运用到我的课堂当中,让我的课堂越来越充实!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