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无声讲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11:0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导入 (一分钟)

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老师想要问一下你们是怎样知道现在已经上课了呢?嗯,这位同学说他是听到了上课铃声从而知道上课了。那么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想问的。

(播放音乐演奏视频)

好,已经有同学把手举的高高的了,请你来说说你的想法。嗯,他说他想知道为什么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不一样?你来,奥,他说想知道为什么不同的声音组合在一起会产生美妙的音乐。 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大家都真了不起!其实除了音乐演奏的声音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马路上汽车的轰鸣声,下雨天打雷的声音,我们上课时大家的朗朗读书声,我们想要研究与声音有关的问题时都绕不过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二、新授(十分钟)

同学们,猜测是科学发展的前奏,在我们上课之前呢,老师想先请同学们来想一想,猜一猜:你觉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奥,他说他觉得声音是由物体之间的碰撞产生的。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很佩服你。来,你来说一说。奥?这位同学说他认为声音是由我们击打物体产生的。这个回答很与众不同,有创造性。还有不同意见吗? 好,你来说。他觉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多好的想法啊,真象一个小科学家。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见解,给老师很大的启发,但是在科学探究中,想要知道正确的结论光靠猜测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测。

(出示音叉)这个器材叫做音叉,现在请各小组拿出你们的音叉和橡胶小锤击打音叉并仔细地观察,做的过程中请注意不要使劲敲打,注意安全。

(停顿三秒)

大家都做得很认真,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奥,这位同学说他听到了音叉发出了很清脆的声音,他说他看到了音叉在不停的晃动,哦?这位同学说他只听到了声音,没有看到音叉的晃动,嗯,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这位同学呢?对,继续做实验!

每个小组面前都有一个盛有水的水槽,请你将击打过的音叉和未击打的音叉分别接触水面,然后看看发生了什么神奇的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

(停顿三秒)每个小组做实验的时候都很认真,科学家总是不忘在实验过后整理材料,大家都做的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哪个小组来派代表说说你们的发现呢?

哦,第一小组代表说他们发现音叉击打后接触水面后有水花溅了出来,没有击打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没有水花。你们的观察很仔细,像一群小科学家。第二小组还有补充,来,说说看。他们说发现了敲击音叉的力量越大,溅出来的水花就越多。简直是太了不起了,集体的力量真大,观察的非常全面。

那么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音叉在发出声音的时候晃动了吗?

对,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确实是在不停的晃动。科学上把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这样不断地往返运动称为振动。(板书)

那么现在大家觉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就是振动。同学们最初猜测的击打和物体的碰撞,只是振动产生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的音叉一样,我们只对音叉进行一次击打(击打音叉),但是音叉却可以长时间的振动,正是由于它的振动,音叉才会发出声音。

所以,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指标题)作出一个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巩固(两分钟)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那么反过来说如果振动停止了,声音还有吗?

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里的铃铛,(晃动铃铛)现在铃铛由于自身振动发出了声音,那么现在不让铃铛振动了,(捂住铃铛)它还有声音吗?对!声音消失了,所以我们就可以认为:当振动消失,声音也消失(板书,边写边说)

四、总结(一分钟)

同学们都很了不起,通过自己的研究不但发现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还发现了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这是大家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也替你们感到骄傲,你们离科学的大门又近了一步,用掌声来祝贺一下自己吧!

通过今天的实验以及各位小科学家们细致的研究,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指标题)得到了正确的解答,请大家一起说……

好,那么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3 05: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