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改经验分享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活力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10-24 11:48
标题: 教改经验分享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活力
沿着我校推广“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车辙回望,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了,自学能力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的实力和活力增强了,深刻的体会到“谁尝试,谁受益”的真实诠释。为了进一步培养全体教师勤学善思、争当行家的意识,扎实解决学风不浓、思考不深、浅学辄止等问题,进一步坚决不移地将“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纵深推进。现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做一总结,与诸位同仁商榷共享。

如何推广“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呢?我始终认为要突出一个“导”,围绕一个“互动”,注重一个“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虽然模式尚有一些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但模式的提出符合新课改精神,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实践检验对农村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推广中不能畏首畏尾、相互观望,而应胆子大一点儿,信心足一点儿,过程实一点儿。

     1、 理论学习要扎实。古人云:求木之茂必固其根,欲流之长必浚其源。在推广“导学互动”的过程中,有些学校不重视理论的学习而急于求成,重短期效应,轻长远规划;重模式,轻内涵;重要求,轻指导;重花样,轻实在。这些不科学的做法导致其只能学习到模式的“框架” 、“皮毛“,使所学模式“四不像”。我认为,学习推广这种模式必须先学习理论。只有扎实掌握理论,才能让课堂实践有本可依,水到渠成。其实,2009年春期新模式的春风吹到我校是,我也有着“要不要尝试”,“敢不敢尝试”这样的想法。校长果断要求教务处要认清形势,抛开顾虑,统一思想,大胆推广。他说:“大家都放心去干,是改革就允许失败,失败了我们还可以从头再来。”这对我们无疑是“强心剂”、“定心丸“。“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掌握其内涵,就要先让全体教师学习理论,洗脑升级。我们进行了如下操作:教务处成员依次于周前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学校要求教师在授课之余认真学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淅川县课堂评价标准》,做好笔记,写好体会;教务处在每期最后一个学月要组织一次业务理论考试,成绩纳入学校对教师的年度目标考评。

     2、 课堂实践要真实。在推广“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一些同志认识错误,害怕真实实施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上级来听课调研时用新模式,平时课堂还是老模式、老课堂。结果“导学互动”的推广呈现“说的比做的好”,效果极差。我校采取的方法是:严格按照上级县教研室、镇中心校的要求,选拔一批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作为实验教师,先实践尝试,然后再在全校推广开来。在实验教师的引导下,自2009年春期开始,我校全体教师都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移植入了课堂。于是,课堂跟督察就扩展到全体教师,所有的课堂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3、 研讨反思要落实。“学而不思则罔”。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上课不难,但要上好不是一件易事。为了帮助教师用好这个模式,我们强烈推行一系列措施,督促教师认真进行课堂反思,加强研讨。

       ⑴开展周反思汇报活动。即每周周前例会安排两名教师推广体会要求既要讲收获,又要讲存在的问题,让后鼓励其他教师针对问题谈个人看法,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⑵狠抓教后记。学校在查课堂时要严查教师是否写课堂上的成功与失败。

       ⑶认真组织公开课。每周上公开课,开展听评课活动。评课时要求执课教师先说课,然后其他教师按学科带头人安排依次评课。

总之,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淅川教育系统的主旋律,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不能置身事外。而且,所有人都是“当事人”,没有旁观者。学校领导或教师如不能清醒认识,依然固步自封,很快就会被追赶,被超越,被淘汰。面对新形势,面对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作为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作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作为学校课堂改革的突破口,科学、全面推广开来。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10-24 11:48
出自 相逢是缘的博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