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九年级班主任教育叙事 第一次被否决的“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10-22 01:46
标题: 九年级班主任教育叙事 第一次被否决的“建议”
中考的压力濒临,为了加快实现优等生的培养,班级初步打算实施分层策略。并为此采取了一些有益的举措。

首先是对考试的态度。以往逢大型考试,无论是我还是这群孩子,亦或是家长朋友,都无比紧张。我这边担心班级考不好,无法给孩子及家长,特别是学校交代,毕竟4班各方面一直相对领先一些,成绩也算拔尖。孩子们无论是为了完成家长的期待还是捍卫班级的荣耀,对考试非常重视,特别是考试分数。每当一个科目结束,学生之间就迫不及待“对答案”,这极大的影响他们下一科目的发挥。

从进入九年级开始,我在班级班级多次强调对待考试的态度,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不要过度关注考试分数的多少,而应该在考试前做足“准备”,这一份准备工作室和考试成绩对等的;另一方面我鼓励这群孩子能够通过考试总结自己的“得失”,要面向未来,也要回望历史。结合考试作答情况,审视自己前一段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等,最终实现下一阶段更大的进步。

其次提高自习课效率。九年级了,各方面的节奏都相对较快,包括个别学生在外边报了辅导班。为了给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学习环境,班级组织了每天放学自动延长一个小时,进行自修并围绕部分学生的“去”与“留”的议题展开了大讨论。

我给出的建议:自愿离开和平时不完成成长日记的学生可以延长半个小时,也就是在6:30左右离开教室,剩下的半个小时其他学生继续上自习。可是这项工作安排下去后,连续几天了也没有见一个学生自动在6:30提前离开班级,而有些同学的成长日记也确实没有上交。但是有些学生在班级里确实没有在学习,而是混迹在班级中,甚至有些小动作,干扰了大家的学习氛围,还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这是第二步,却遇到了阻碍。

“老师,我选择离开。但是我不是自愿的,离开是对您的举措表达抗议!”当我问小组长各小组自愿离开的情况时,卓威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那你观点是?”

“我认为不应该让我们班的学生离开,并把位置让给3班的学生来上自习!”

“我没有逼迫大家离开呀,不是说有一个前提了吗?是自愿。”我有些生气了。

“我知道,但是我依然认为这个举措伤了我们班一部分同学的心。特别是3班要享受我们班的学习资源,这资源本应该属于咱4班的全体学生。”

“这是你的见解,3班的学生进来,没有积极地影响吗?你的理由呢?或者你认为消极的因素有哪些?”

“老师,我们可以在班级里讨论这个问题,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观点。”

想着九年级了,有些事情应该“民主”一些。我随后在上周五的班级总结时间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讨论。这一讨论就是一个多小时,本来6:30放学,生生讨论到了7:30:

“老师,我有话说”家鹏作为大家眼里的优等生举起了手。

“老师,我赞同卓威的观点,抛开3班的学生是否来我们班上自习。单单我们班如果这些学生离开了,肯定会后悔的”家鹏表述着自己的看法。

“那我们有个前提呀,是自愿,他自愿放弃了,怎么会后悔?”我明知顾问。

“他们目前在班级里,还有存在感。如果离开了,想再回来就难了。”浩然也不赞同我的举措。

“离开也不是不学习、不努力了。有些孩子可能回到家更有学习节奏呢。再者说好了自愿,即使我们班第一名想离开,我也不会阻拦的。”

“老师,关键是我们学习好的就打算留下呀,他们想在班级里多学一会。”天宇也补充到。

“那,春林,你的观点呢?”我知道这几个孩子玩的比较好,想着他们是不是故意阻止这一项举措的落地。

“老师,我还是赞同的,毕竟班级提供了学习环境,如果大家都好好学,没有必要谁走谁留。现在九年级的节奏却是快了,如果3班的学生,我们班的节奏有可能被带起来。这样所有留下来上自习的学生都会有压力,我们班也是时候拔出来一部分尖子生了,这恰好是3班拥有的资源。”这个时候也有一部分同学赞同春林的观点,这也是我的这一项举措的初衷,引进我带的另一个班,让思想碰撞更多的火花,这也是当前九年级培优特别需要的。

“我还是认为我们是一个集体,这是您在七年级刚组建时就告诉我们的。我还是希望班级能够一视同仁。”卓威不服气,继续说道。

这一句话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被学生提及,顿时我无言以对。

俗话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随后抛出了两个问题。“那么有多少同学想留下上自习呢?”答案居然和我预想的一样,全班都举了手。那么第二个问题:“大家的学习自觉性自认为还需要监督的请举手?”我原想着只会是中等生和后进生,但是结果却令我吃惊。学习成绩暂时靠前的孩子也举起了手。

鉴于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们没有围绕这个问题继续讨论,而是留作成长日记的作。“大家可以在成长日记上继续交流,发表自己对这个建议的见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多从积极因素去考虑这一建议,毕竟大家离自己的目标都还有距离,我们所有人需要奔跑。如果大家认为3班的进来带来的消极因素较多,那么这一建议不会继续实施。另外,并不是3班的全部学生都过来,只是20个孩子,并且都是想好好在我们班学习的。”

在讨论过程中,我一直在观察那些“应该”会选择离开的学生,他们有时抬头看大家的争论,有时低下自己的头,却不发表任何见解。但我看出了他们的难过,这从他们的眼神中清晰可见,期待着留下来,但又害怕自己不行,不会好好运用这延长的一个多小时,还会影其他学生。

留下周末两天的时间让这群孩子去思考、去斟酌,相信我们智慧的4班孩子,会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并能够想到兼顾那些准备离开的孩子的完美办法。我还是比较期待!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