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9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二)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生作文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6-22 09:08:32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写湖北春节的?很急,帮一下哒,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家乡变了
 我的家乡是白洋淀,那也是小兵张嘎的老家。今年回家乡,我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

  前几年,由于缺水,白洋淀成了干涸的大坑。1987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家乡的人民为白洋淀引来了水,白洋淀又生机勃勃地活了起来。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清晨,我便约了儿时的伙伴骑车前往我日夜思念的白洋淀。一路上,林木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柏油路宽阔笔直。来到白洋淀大闸,哦,这里万头攒动,人声鼎沸。这里有农民,也有城里人,有卖食品的,有租游船的。我惊奇地问:“这里怎么变得这么热闹了?”伙伴们告诉我:“咱这里已开辟为新的旅游点了!”我站在大闸上往淀里望去,只见水面上停泊着排排龙舟,十分壮观。伙伴搞来一条小划艇,我们向淀中心划去。白洋淀水清见底,成群的鱼虾在水中穿梭,五颜六色的水草浮在水中。远处大片大片的芦苇向水天相接处伸展着。伙伴告诉我,如今,芦苇塘承包以后,长势非常好。芦苇成了白洋淀地区人民发家致富的宝贝。

  荷花也是白洋淀的“特产”。我们的小船划到了荷花潭,只见四周有芦苇的天然屏障,中间弥漫着鲜艳的荷花。粉的、白的,亭亭玉立,花瓣上露珠滚动,真是动人极了。

  快中午了,我们上了岸来到我的姑妈家。村里青瓦房舍连成一片,昔日摇摇欲坠的茅草土坯房不见了踪影;姑妈家中的摆设也由往日的一张桌子、两个凳子和一个火炕,变得现代化了,彩电、冰箱、新式家具,已远远超过了城市人的水平。姑妈说:“自从白洋淀有了水,这里就一天比一天富足了……”白洋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这里人民的艰苦奋斗,换来了白洋淀五业兴旺的今天。

  白洋淀变了,我的家乡变了,变得更美了,更富了!我深信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白洋淀会越变越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春节”溯源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宋代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说文解字》中对“旦”字的解释为“从日见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为它分别表示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正月的第一个早晨,所以称“元旦”和“正旦”。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家乡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进家片刻后,我随妈妈去点香。我们要点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么粗大,一米多高,而且这一柱香非常精致漂亮,表面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那条龙栩栩如生,正要腾空而起,真是“神龙盘玉柱”。到了大宗祠,这里早已香烟袅袅,许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们来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见盘在香上的龙张着大嘴,好象要来一招“灵龙吐珠”,又像是对我们说:“主人,你们终于来了,我已经等很久了,快把我点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将桶和香搬到一边。接着二伯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后点着火。顿时,微小的火苗就迅速变大,变成一条火龙。很快油燃烧完,火灭了,“龙香”上不停地升起缕缕烟雾。

  点完香,我们又来到二伯家门口,吊上鞭炮,等待欢庆游行的队伍的到来。听二伯讲,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乡里都组织迎春游行,游行的队伍来到哪家门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游行的队伍所过之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二伯正谈着,游行队伍已经来到门口,只见长长的游行队伍像一条长龙,东不见头,西不见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缓缓向前进。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琴,有的打鼓,还有的扛锦标,锦标上写着“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经点响了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鞭炮声伴着欢庆队伍动听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望着缓缓离去的游行队伍,我想:元宵的庆祝活动,不正象征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吗?看到这样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大喊:“我的家乡,我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乡的“食节”
  家乡贺州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我在这个安详的城市里生活了十多年,也确实发现了她独特的民俗风韵。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主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她们把亲朋好友请到家里吃饭过节,同时也欢迎陌生人主动走进来做客,主人们希望越多人越好,来者皆为客,尤其是农村里,好像摆喜宴似的,成十张桌子,上面摆满了丰盛的酒菜。这就是“食节”,也叫“二月二”。

  既然是食节,这食总不能普通。

  这是客家人的节日,所以吃的都是客家菜。

  客家风味很喜欢做“酿”。酿,就是把肉、芋头等配料剁成馅,然后塞到各种瓜果蔬菜中间煮熟成“酿”。把馅放到瓜花里,就是瓜花酿;放到掏空的辣椒里就是辣椒酿;放到豆腐里,或夹在豆腐块中间就是豆腐酿。客家风味中还有一道菜色是扣肉。一碗碗扣肉呈诱人的枣色,是过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佳肴。每一块扣肉由一块五花肉夹着一块芋头组成,还浇上了香喷喷的蜜汁儿,吃完后仍令人回味无穷。

  客家菜色五花八门,都有不同的烹饪过程,这就是主人独享的乐趣了。

  饭罢,大家还会一起看看乡镇上组织的戏。戏台是临时搭建的,也不是很宽,但是演员们穿着戏服投入的表演。台下观众神态各异:老人们跟着音乐哼着调,年轻人们鼓掌喝彩,小孩们也被吸引住,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的一抬头一举手。

  主人在客人走的时候也许会送一些土特产,如沙田柚,是沙田镇有名的柚子。

  贺州,是片殷实的故土。愿人们把她的风俗、传统唱给后人听,让贺州的美丽得以延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我家乡的花灯节
  花灯节,是小镇一年下来最隆重的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一过,各村就要开始准备活动的各项细节。灯节的负责人是各村组员轮流来做,我们老家话称“作头”,意思是领头的。

  首先,到每家每户去发灯钱,那是用来买纸、浆糊等。

  其次,就是领头的准备在当天晚上要祭佛的食物。领头的要在一张大约有10米长、6米宽的板上准备食物。必须要准备的是,各类剪纸,五谷各一碗,鲜花,必须是山上的花才可以,也是五盘;各类的糖果几十盘,这可以自由发挥,是最麻烦,需要有新意;再有就是需要猪头一只,这在活动完了以后,每家每户都可以分到一小块。

  再次,定日子。因为每年正月,是小镇的雨季,经常都是细雨飘飞。我所在的洋中村是正月的二十一这天。当天,祭坛的活动不受天气的影响,如果在晚上有雨,灯会就必须改期。

  灯会,是为了祈求来年能风调雨顺、有个好兆头而举行的,所以各村都会比较重视这项活动。我家所在的村子,是小镇最大的村落,所以活动也是最引人注目。它有几个特色。其一就是在祭天快结束的时候,会有一个“道长”来念经。还有就是舞龙和舞狮。当然,我们村最大的看点,还是200多盏自制的花灯。每一盏都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五花八门,五颜六色,千奇百怪,应有尽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回味无穷。

  这样传统的节日,正在随着我的长大而慢慢的消失,现在已经没了以前那种辉煌的气势了,但是却给了童年的我无数的美好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7: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