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班主任工作故事 不做那个“唯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9-9 11:59
标题: 班主任工作故事 不做那个“唯一”
   浩应该算是我们班的一个“唯一”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要求全体学生做的事情,好像只有他做不到。新学期,为了练好学生的钢笔字,我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用钢笔,不能使用黑色水笔、圆珠笔,可是他就是买不来。我们统一的日记本、字帖他也准备不齐。我们要求全员会背的课文内容,他最多能会读就不错了。别人上课,忙着读、忙着写、忙着背,他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开火车”读词语,他也不愿意站起来,同学们也习惯了自然地把他略过去。
       面对这些情况,我也着急过,曾和他谈过,也叮嘱他把学习用品准备齐,也和他妈妈交代过,可是第二天依然是他的课桌上除了一本书,依然什么都没有。几次三番的我也失去了耐心,冲他嚷着“你来学校干什么呀?找玩伴还是来陪读啊?你一天天的都看不到别人在做什么吗?”可是他除了脸上依然挂着微笑外,还是什么都不说。我气得不行,其他学生劝我“老师,不用管他,他一直都是我们班的最后一名。”
       怎么能不管?他也是我的学生,既然坐在四(二)班的教室里,我就有责任对他负责。浩应该算是典型的“学困生”吧?我知道,造成他今天的样子肯定不是一天一年的结果,也许在他的心里对于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玩笑”早就习以为常了,“我就是这个样子”也许就是他的心理常态,自然很难想过再改变。所以对于我这个新班主任的一两次要求又怎么会在意呢?
        多年的工作习惯让我不想就这样放弃他,可是面对他一次次的“无所谓”和“无动于衷”,我又有深深的挫败感,不管基础如何,至少先行动起来,老师才能帮你啊,可是为什么你却拒人于千里之外?每次走进教室,看见浩沉浸在自己的“小动作”中,我又着急又心疼。同样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同样都是家里的宝贝,为什么在教室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李镇西老师曾说要“善待后进生”:因为因为他们一年四季无论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每天总是准时到学校来做一件事,就是听他们听不懂的课。可是他们换来的是什么呢?是老师的呵斥、是同学的嘲笑、是家长的打骂,这就是我们号称“以人为本”的教育,给他们的全部馈赠。然而,面对呵斥,嘲笑和打骂,他们从来不气馁、丧气,不悲观绝望,第二天依然背着书包来到学校,走进课堂,而且还乐呵呵的,对老师还是有礼貌,对同学依然友好。仅仅是这份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超强的抗挫能力就值得我们钦佩。
        想想确实如此,“学困生”也许考不上大学,甚至初中都读不完,可是走上社会后也不缺乏成为人才的。仅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定义他们,未免有些过于片面,也“为时过早”。
       多年和孩子们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我,每个孩子的心都是向善、向上的,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自我放逐,不愿意进步,不愿意得到别人肯定。所以,我相信浩也一样。只是,现在的我还没有找到走进孩子内心的那条路径。此刻,我需要的是更多的时间和耐心,还有面对浩所有行为的“接纳”和宽容。
       我相信,总有一天,浩不会再成为我们四(二)班的那个“唯一”。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