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搭石》教师说课稿评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9-8 11:29
标题: 新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搭石》教师说课稿评课稿
新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搭石》教师说课稿评课稿
《搭石》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爱”为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搭石》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对教材的理解,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
1.理解脱鞋挽裤、协调有序等词,能正确书写“懒惰、山洪暴发”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3.初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受作者对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品质的赞美。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确定本节课的重点:理解拖鞋挽裤、协调有序等词,感受作者对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品质的赞美。 确定本节课的难点:理解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三、说学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我们开展有效地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场景里离我们现在城市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这需要老师的适当点拨。
四、说教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五、说学法
1、学会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的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句。如文中的“清波荡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句子“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和下文“前面的抬起脚步,后面的紧跟上去,明白“协调有序”的意思。
2、鼓励学生交流时畅所欲言:在交流时,我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3、学习感情朗读课文的目标:掌握读书要领:先想怎么读,再说为什么这样读,最后反复试读切身体会一下自己把握的感情对不对,这样使学生做到读有根据,练有成效,真正形成一种能力。
六、说教学流程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受,有助于理解重点学习内容所处的语言环境,也为作文安排思路、提供范例。因此,阅读教学要抓住作者思路,才能省时高效。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图片导入,引出搭石
2.初读课文,初识搭石
3.精读课文,紧走搭石
4.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图片导入,引出搭石 我将以课文的图片配以音乐,导入新课,我选择这样的过渡语: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见底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这样的导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接着我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2、初读课文,初识搭石 这个环节我主要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圈一圈难读的词语,并用横线画出描写搭石的句子,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不难找到课文的这句话“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这句话教学我将采用讲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是怎么样的。
学生会把目标焦距于课文第一段: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我先介绍铺搭石的原因,随即创设情景,采用复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配合朗读,让学生理解搭石的重要性。情境创设:小溪是村民们的必经之路。在漫长的汛期里,常常都会有山洪爆发,昔日的搭石也必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学生从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感觉到没有搭石时,人们的是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从而体会搭石的重要性。
接着我再让学生读读什么是搭石,我想一定别样一番滋味。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不应该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做说破道尽的媒人,而应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和理解。
3.精读课文,紧走搭石
课文从摆搭石、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这个三个画面的描述,这一课时我主要争对走搭石这一画面展开。我主要争对这句话展开分析, (
1)我先分析“行”这个多音字的读音。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对于“协调有序”这个词的教学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我先让学生谈谈对协调有序这个词的理解,学生可能懂,但是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于是我创设情境,开火车师生合作学习。让一组第一个同学做前面的,第二个同学做后面的,第三个同学做前面的,第四个做后面的,依次类推。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一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二桌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三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四桌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五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六桌小朋友读)
前面的抬起脚来,(一组七桌小朋友读)
后面的紧跟上去(一组八桌小朋友读)……
(红色为教师话,教师开始速度放慢,后面逐渐加快,出现节奏感)
人们没有踩脚、没有人掉入水中,这样动作,那样默契,那样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这样的情境创设,关注了每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课堂。学生仿佛自己就在走搭石,在情境中体会了什么是协调有序,避免老师讲解的枯燥乏味。接着我将质疑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协调有序?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乡亲们十分谦让,心里装着别人等等,只要学生体会到了乡亲们相互谦让的品质,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桃子”的喜悦。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强调语文教学要从教内容到教语言形式的华丽转变。所以对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处理,不采取面面俱到的分析,而采用联想法,让学生看动画自己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是怎样一幅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进而让学生体会乡亲们之间和睦、谦让之美。
4.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 在学习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描写之后,我让学生拿出笔写写   _走搭石,   __,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升华了情感,让学生体悟到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作者: ljalang    时间: 2019-9-8 11:29

四、说板书设计
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说过:好的的一堂课要善于抓点,抓好一个点可以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所以我围绕主线“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线”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走近“搭石”,欣赏“搭石”,品味“搭石”,本设计突显了这一主线。 板书中的石头由老师课前准备,用时贴上去。其中的词语由学生产生的感受填写。抓住感受到的这些描写村民的人性美的词语,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其次,学生灵活运用词语,积累语言,达到精神与语言同生共长。
本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既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让家乡场景和人物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