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现状分析 | 本班71人,多数同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一些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本期重点仍然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 教 材重点和难点 | 重点: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 3.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难点: 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能准确估算的能力 2.年月日时间观念的建立和求经过时间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任务及要点 | 1 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利用好自己的博客,让教学博客成为自己和家长、同事、外校同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10.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
起止时间 | 教学内容 单元课题 | 课时 | 目的要求 | 课外活动结合点 |
第一周——第二周 |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 9 | 1.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 画一画自己家里房间的平面草图。 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随时能说一说八个方向 |
第三周——第五周 |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20 | 1.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 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形成估算的习惯。 3.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进行估算比赛和笔算比赛 |
第六周—— 第七周 | 第三单元 统计 | 6 | 1、 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 统计本地一周的气温。 |
第七周——第八周 | 第四单元 年、月、日 | 8 | 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 制作年历。 |
第九周 | 期中考试 | 4 | 复习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 找差距 |
第十周——第十一周 |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 14 | 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 算24点。 |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 第六单元 面积 | 10 | 1、 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 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 请你参加图象设计大赛。 |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 9 | 1、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并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 测量身高。 |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 8 | 1、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设计校园。 |
第十七周 |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 6 | 1、 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 称水果。 |
第十七周 | 第十单元 总复习 | 2 |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登山运动 |
第十八周 | 期末复习 | 12 |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 一对一比赛复习 |
课序 | 单元内容 | 课时安排 | 周次 | 上课日期 |
1 | 位置与方向 | 5 | 1、 2 | 2.27-5 |
2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13 | 3、4、5、6 | 3.8-4.2 |
3 | 统计 | 4 | 7 | 4.6-9 |
4 | 年、月、日 | 5 | 8 | 4.12-16 |
5 | 两位数乘两位数, | 8 | 9、10 | 4.19 -30 |
6 | 面积 | 7 | 11、12 | 5.4-14 |
7 | 小数的初步认识, | 5 | 13 | 5.17-21 |
8 | 用数学解决问题 | 4 | 14 | 5.24-28 |
9 | 数学实践活动 | 1 | 15 | 5.31-6.4 |
10 | 数学广角 | 2 | 16 | 6.7-11 |
11 | 总复习 | 4 | 16 | 6.14- |
12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