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3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四、关于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语言风趣生动,幽默含蓄,富有童趣的文章,在认真研读了文本后,我制定了教学目标,确立了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通过四年多的学习,学生知道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找近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等方法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但往往学生最常用的就是查工具书,有时查到的解释并不适合放在文中,他们也不管,久而久之影响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已掌握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恰如其分地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意思。例如,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用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男子汉”一词的意思,在明确字典上的意思后,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过的知识,体会男子汉应具备哪些品质,拓宽对“男子汉”一词的理解,并明确其为褒义词。通过这样的理解,为下文解读全文做铺垫。在课文第二部分“他对父亲的崇拜”中的“无所不能”一词,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以此理解这个词语。又如“崇拜”一词,可让学生用寻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对于作者的一些“攻击”、“求援”、“冤案”、“对证”、“了结此案”等夸张的用词可让学生上下文联系、体会并理解。
⒉抓住小标题,整体感知
在教学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时,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男孩的?学生通过自学理解,抓住了三个小标题。此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标题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一般要求字数、结构相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根据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让学生明白课文主要内容并不是将小标题简单相连就行了,还要对小标题做适当修改,必须要使句子连贯通顺,由此来达到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目的。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应随时注意语言的点拨。
⒊以读促悟,沉浸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注重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自己读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在这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始终贯穿这想法。我以问题“这个小男孩具备了哪些品质?”为抓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作者写了四件事表现小男孩对吃的执着,“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专心,以至于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还有与大人们关于能否去少林的那段对话,都可以让学生着重朗读去体会男孩执着的品质;在第二部分中通过用自豪的语气读出对爸爸的崇拜,再体会他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由此小男子汉帮助弱小的品质也就呼之欲出了;学习第三部分时,抓住他的情绪变化“胆怯——沮丧——高涨——狂热——耐心”进行朗读,深切体会他多么渴望独立。到此,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形象已渐渐在学生心中形成。另一方面在学生体验情感的同时也让学生体悟文章的结构特点,贯穿单元学习目标,为复述全文做准备。总之,在这堂课中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思,在学中悟。
⒋复述课文,积累语言
简要复述课文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谓简要的复述: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简要复述又不能等同于概括大意,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重点,去除文章中描述性的枝枝蔓蔓,抓住主线作有条理的连贯的叙述。而本文作者运用了小标题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使文章结构清晰,这是练习简要复述的好题材,因此我设计了以辩论的方式,提出三个要求让学生简要复述全文,使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组织材料的方式的独特。并将文本语言逐步内化为自身语言,达到了感悟、积累、运用的良好效果,也为课后让学生仿照课文以“他真是个男子汉”为题写一段话打下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