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全国一等奖论文 为了美的召唤 ──浅淡如何遵循美学规律指导习作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6-4 07:02
标题: 全国一等奖论文 为了美的召唤 ──浅淡如何遵循美学规律指导习作实践
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学生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在“世间物→眼中像→心上意→笔下文”的转化中,经历了“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历程,其结果就是学生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以及所创造的美表现出来。而且,在整个习作与审美交融的实践中,揉合着学生各种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因素的参与。因此,只有在习作的指导和实践中融合美学因素,才能让学生在“美”的召唤下,更及时更敏锐地发现美,捕捉美,不断丰富审美经验,积累更多更为新鲜的习作素材;才能让学生在审美情感的推动下,放飞想象,拓展视野,再现审美经验,创造审美意象;才能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解放心灵,自由奔放地描述美,抒发美,把心中所积蓄的美的冲动,倾注于笔端,物化为一篇篇富有童真童趣的朴实感人的好文章。

一、化物为像──诱发审美指向,在感知美中积累美

许多学生习作之时,总是苦于“无米下炊”,无话可写。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审美经验匮乏的缘故。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社会信息急剧膨胀的今天,学生的生活不能不说是五彩缤纷,所接触的事物也不能不说是纷杂繁多。造成审美经验匮乏的原因不是世界缺少美,而是学生感知美的“神经”麻木迟钝,对美的存在熟视无睹,客观事物无法转化为学生眼中的表象。因此,面对“无米可炊”的忧愁苦恼的学生,教师不应急于“送米下锅”,试图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而是应当给予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在不断提高学生感知美的灵敏度,诱发学生审美指向的同时,逐步积累和丰富审美经验,拓展“期待视野”。

1.在审美陶冶中诱发审美需要指向。具有审美欲望和需要,学生才会把注意指向客观事物美的属性,并在客观事物美的属性的刺激下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积累审美经验。诱发学生审美需要指向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①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修养。教师根据阅读与审美的同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美读,从具有丰富审美内蕴的名篇佳作中,“听到”昆虫的低吟、落叶的叹息,“看到”鸟儿的飞翔、溪水的流淌,“闻到”青草的气息、野花的芳香,“感悟”离合悲欢的人生话剧、苍莽宇宙的神秘浩渺、坚韧不拔的人格力量,受到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修养。②确立审美价值,树立审美理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语汇、情节和形象,通过以小见大、隐喻象征、暗示寓意、泛化比喻、理性发掘等形式,感悟和评价事物的内在价值(如透过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超越个人经验的对整个人生和世界的意义感悟和哲理升华中确立起科学的审美价值观,树立起崇高的审美理想,让它们如同火炬一般,照亮审美的幽谷,敞亮人生的道路。

2.在审美观察中诱发审美注意指向。由于学生阅历少,观察力低,注意力泛散,在事物非审美属性的干扰下,他们无法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审美属性(尤其是事物的感性特点不鲜明、内在意蕴含蓄、审美属性模糊的情况下)。因此,教师要加强审美观察的指导,使学生的审美注意指向和集中到事物的审美属性上,让审美属性鲜明、完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指导审美观察,可以采用:①“近焦观察”与“远焦观察”相结合。引导学生步入事物活动的局圈中,“近距离”地观察事物的局部性特点,再引导学生走出事物活动的局圈,“远距离”地把握事物的整体性特点,认清事物的真实面目。②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事物的全面属性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独特的审美特性。③横向观察和纵向观察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定格的时空下观察事物横向剖面的审美属性(如各个部份、各个因素静态下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在运动的时空下观察事物纵向剖面的审美属性(如各个部分、各个因素动态下的特征),全面把握事物的发展状况。④有意性观察和随意性观察相结合。抓住事物在有意识状态下集中展现的风采和在无意之中泄露的真实面目,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审美属性。

3.在审美体验中诱发审美情感指向。需要指向与兴趣指向都是暂时的,唯有情感指向才是稳定的。诱发审美情感指向,可以采用:①置身体验,以情动情。引导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或模拟的“情场”(即富有真情实感的生活情境)之中,让事物的真心感动学生的真情。②换位体验,以情移情。引导学生将心比心,与事物同甘苦、共悲欢,移他人之情于自己心中。

二、化像为意──触发审美想象,在再现美中创造美

写文章需要灵感,而灵感实际上是审美活动的“高峰体验”,是审美表象化为审美意念的过程。审美主体在审美情感的推动下,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地展开审美联想和想象,再现记忆中的审美经验,同时突破旧存表象的局限,向横向扩展,向纵向延伸,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原来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在时空相融、情感契合、物我两忘中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组合,并按照自己的情感逻辑、思维逻辑,创造出全新的富有强烈个人感情色彩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已非客观存在的实物,也非审美者记忆中实物的表象,而是审美者所塑造的一种审美意念)。在这种化像为意的审美活动的“顶峰”,便是“灵感”的产生。可见,触发审美想象对于“灵感”的产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凭借”(触因),通过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和移位联想,触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以求在化像为意中再现美,创造美。

1.以“日记”为触因,在重温中触发审美想象。指导学生翻阅观察日记,重温生活中的趣事、乐事、要事,以求在重温中勾起审美回忆,再现审美体验,触发审美想象。同时,可以结合生活要闻发布会、生活趣事交流会、同学朋友谈心会等形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碰撞,互相引发审美想象。

2.以“情境”为触因,在体验中触发审美想象。引导学生走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如小记者采访活动,参加英雄事迹报告会等),或者特意创设情境(如演话剧、小品等),让生活或情境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意,扣动学生情感之弦,以求在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中勾起审美回忆,触发审美想象。

3.以“童话”为触因,在幻想中触发审美想象。小学生是爱做梦的花季。教师可以通过拟人化、拟物化(即把自己幻化为某种自己喜爱的事物)、科学幻想化、理想现实化(即把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幻化为现实)等形式,编造童话故事,促使学生再现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并按照自己独特的情感逻辑、思维逻辑、价值观念进行重组融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话世界。

4.以“艺术”为触因,在欣赏中触发审美想象。音乐、美术及其他艺术都具有很高的情感性、意境性,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观赏文艺节目,以求在品味、体验艺术的情感美、意境美中触发审美想象。

5.以“文学”为触因,在阅读中触发审美想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一方面积累审美经验,一方面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情节美、形象美、人性美、语言美的触动下,产生浓烈的审美情感,并在审美情感的推动下,以文学作品中某个情节、人物、意境、哲理以及某些情感交织点、意义延伸点、形象空白点为凭借,通过延伸拓展、变式重组、填空补缺、发掘深究、对比反思、移位体验、泛化类比等方式、唤起审美记忆,触发审美想象。

三、化意为文──引发审美物化,在描述美中抒发美

当学生在审美记忆的再现中重温审美经历,再次为客观事物(或自己所创造出的审美意象)美的属性感动不已的时候,学生的心中已蓄满了美的冲动。引发学生倾吐心扉,拿起笔来描述美,抒发美已是水到渠成。

1.少限制,多引导,在自由表达中抒发美。任何讲究形式、注重文体、不合时宜的指导,都是情感倾泄的障碍。如果教师在化意为文的过程中一味地繁琐地指导学生怎样开头与结尾,怎样详写与略写,怎样谋篇与布局,其结果或是堵住学生倾吐之“口”,使学生有话说不出,或是转移学生的审美注意,淡化学生审美情感,阻断学生审美想象,使学生无话可说。(本人认为,习作技巧的指导应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阅读实践中积累。)当情感冲动已到极至,化意为文已是水到渠成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个“谈心对象”(或是某人某物,或是自己),拿起笔来用书信或日记等适宜自由表述的形式,“面对面”地向他们细细地描述自己所感受到或所创造出的美,轻轻地倾吐自己对美的冲动。

2.说真话,吐真情,在真实表达中描述美。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人记事中说真话,吐真情,做到:①感情“真”,要告诉学生怎样想就怎样写,诚实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事例“实”,所选事例应是亲身经历的,不应凭空捏造,抄套范文(想象作文中的事例,要符合儿童的生活逻辑、情感逻辑、思维逻辑);③表达“准”,要用恰当的词句,准确描述真实或想象的事物,正确表达真实的感受,做到人真、事真、景真、情真。(当然,强调真实是作文的根本,并不是反对合理合情的虚构,只要是符合儿童生活逻辑、情感逻辑,只要所描述的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任何想象都是合理的,真实的)。

“美”是迷人的。当学生在“美”的感召下,全身心地投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审美活动的时候,习作已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追求。随着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审美心理的逐步完善、审美经验的逐步丰富,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将逐步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9-6-4 07:02
[本文发表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1年第1期,《小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3期,并荣获全国小语会2001年3月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作者 李冰霖老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