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经济普查是指政府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一种统计。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百科专栏,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知识
经济普查是指政府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一种统计方法。在我国,经济普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而上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2018年进行的。
2018年全国经济普查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其目的是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此次普查采取了“逐级分类、分步实施、分期完成”的方式,分为预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发布阶段三个阶段进行。
在预备阶段,国家统计局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普查计划和调查问卷。实施阶段则是对各地的经济主体进行全面调查,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普查工作涉及的面广、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因此,在实施阶段,国家统计局组织了大量的人员和资源,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整理,2019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了90.03万亿元,比上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的60.6万亿元增长了48.1%。此外,普查还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企业发展状况、就业情况等。
总之,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全国经济普查,政府可以及时地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启辰t70牵引钩怎么打开
下一篇:豪情万丈的霸气句子简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