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亡羊补牢是一个古老的中国谚语,这个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本书籍——《战国策》。该书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部政治文化经典,记录了当时各国政治家、军事家的言行和思想。在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百科专栏,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知识
亡羊补牢是一个古老的中国谚语,这个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本书籍——《战国策》。该书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部政治文化经典,记录了当时各国政治家、军事家的言行和思想。在该书的“韩非子”一篇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春秋时期,一个农夫有一群羊,他为了省去每天看护它们的麻烦,决定只在晚上放羊回家。但是有一晚,他没有及时关好羊栏的门,结果一只羊跑了出去。农夫没有在意,继续让羊回家,但第二天,他发现又有一只羊不见了,于是他才想起昨晚羊栏门没有关好。这时他才意识到,他的懒惰和疏忽给他带来了损失,于是他赶紧修补了羊栏门,防止羊再次逃跑。这样一来,他不仅找回了失去的两只羊,也避免了今后的损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及时行动,不能等到问题出现才去解决,要预先防范,做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个谚语在中国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常用的一句警句。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喝九吉公红糖水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肉兔养殖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