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荀子劝学篇原文拼音及翻译

[原创]
导读 《荀子·劝学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散文之一,被誉为“文心雕龙”。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百科专栏,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知识

《荀子·劝学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散文之一,被誉为“文心雕龙”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荀子·劝学篇》的原文拼音及翻译。

原文拼音:

《荀子·劝学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之道也。

因其弱而制其强,民之治也。夫慢者教之以速,匮者教之以与,绝者教之以合,陋者教之以序,忙者教之以静,孱者教之以强。

夫天之所助,人之所同也,其于道也,一也。其变也,相推而行也。是故圣人并蒂发之,流行于藻土之间,载籍于帝王之际。故其道不孤,众而不多也。

原文翻译:

《荀子·劝学篇》

人生下来柔弱,死去却坚强。一切草木之生也柔弱,死后都变得枯槁。所以,坚强的人最终会死去,柔弱的人才能生存。这就是天道。

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因势利导,以弱制强。对于慢吞吞的人,要教他们加快速度;对于物资匮乏的人,要教他们与人共享;对于孤立无援的人,要教他们合作;对于粗心大意的人,要教他们按序办事;对于忙乱不堪的人,要教他们保持冷静;对于软弱无力的人,要教他们强身健体。

天帮助人,人也要遵从天道。天道是不变的,但是人的行为需要随着变化而变化。因此,圣人发扬天道,使其在世间传播。圣人的思想在人间不孤独,虽然众多,却并不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