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其中三不知指的是什么

[原创]
导读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百科专栏,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知识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各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关系。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一问三不知”。

所谓“一问三不知”,指的是当时鲁国的大夫叔孙氏,在受到鲁隐公的询问时,连续三次表示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件事情后来被《左传》记录下来,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典故。

具体来说,当时鲁隐公问叔孙氏:“人有善亲而不善疏者,如何?”叔孙氏回答:“不知。”鲁隐公又问:“人有善疏而不善亲者,如何?”叔孙氏又回答:“不知。”最后,鲁隐公问:“人有善亲善疏者,如何?”叔孙氏还是回答:“不知。”

这个故事表明了叔孙氏的无知和无能,也暗示了当时鲁国政治上的混乱和不稳定。而“一问三不知”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某些人对于某个问题的无知和无能回答的尴尬场面。

在《左传》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典故和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